今個星期的電影時間暫停一下,怕你未準備好母親節禮物,所以出多個DIY post 哈哈。希望你已經買 OR DIY了禮物!不過就算已經準備了,再做這個簡單的DIY也是錦上添花。
在有3D printing之前,先做「立體相片」望梅止渴吧!它並不是什麼新的 concept,只是好像香港比較少人知道。其實是很好玩的,不論是送禮還是自己用作裝飾,也比普通相框更有心思有新意。
第一個步驟當然是選好要「立體化」的照片,是有限制的,最緊要是「有layer」,用人多分了幾排的大合照或是背景很多層次的照片,所以一家人的合照很適合!可參考下圖看看layer是如何分的,所選的照片要起碼有3至4層,立體感才夠明顯。選好之後先沖曬幾張,沖曬的數量就是 layer 的數目。
照著就是把 layer 剪出來,注意!並不是在同一張相中剪!而是一張相剪一個 layer!這樣疊起來的話只是令照片厚了點,立體感從何以來呢?就是在每一層照片之間貼一層有厚度的咭紙。我第一次學的時候是用厚的硬咭紙,剪得手也痛了也未完成,所以我選用了圖中這款非常容易剪開也夠厚夠輕的膠卡,在普通的文具店就有了。把膠卡剪成每一個 layer 的大小,把照片貼在相應的膠卡上。我個人認為膠卡的大小不需要剪得跟 layer 那麼接近,因為卡也是很難剪得精準呢,其實膠卡的用處也只是一層一層的「托」起照片。不過也不能太馬虎,因為如果完全不「托」住,時間長了照片可能會彎呢。
最後最後的步驟是把「照片膠卡」由大至小,大的最底,小的最面,貼好!「立體照片」就完成啦!
因為這張照片前面的layer太花了,所以立體的效果拍照不太看的出來,但看人頭的部分還是看到立體的感覺。以下再提供我小時候「立體化」過的一張合照,用人群來使立體感就清楚多了。
以我的經驗,是非常不錯的禮物呢,別再送相框了吧!